top |
增強寶寶免疫力
嬰兒與母親 2月號 NO.424 採訪撰文/張晴宜 諮詢/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暨小兒過敏氣喘免疫科專科醫師林聖傑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師柯玉珍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 梳化/TOMOKO、賴英詩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Julia Wedding News(02-2585-8282) 模特兒/漂亮媽咪吳雅婷、林弋華;可愛寶寶羅子晞、周禹堯、蕭艾娜、陳宥心、蔡欣霏、陳德熙 人體的免疫力 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暨小兒過敏氣喘免疫科專科醫師林聖傑表示,免疫系統是人體內的一種自我辨識系統,對於外來物質(非自體)的侵入會將之 消滅及排除,保護身體不被有害物質侵犯,另外它也具有監測功能,會偵測個體本身的細胞功能正不正常、有無突變或是變成癌細胞。免疫系統會將不良的細胞給摧 毀,讓身體的運作維持正常。免疫系統依據運作方式及功能上的差異,可分為先天免疫系統和後天免疫系統,這兩種系統分別又可再細分為細胞性與體液性兩個部分 去消滅外來物,詳細介紹如下: 1. 先天免疫系統(innate immune responses): 個體原始的防禦機制,屬於非專一性免疫。 細胞性:主要為菌噬細胞如中性細胞、巨噬細胞,可攻擊病原體並將之吞噬。致病源一旦被菌噬細胞給吞下,它便會被包覆在稱為吞噬體的胞內顆粒中,接著會與溶 小體融合為噬溶體。病原體會被其中的分解?,或被之後進行的過氧呼吸所釋出的自由基殺死。其他另包括自然殺手細胞、樹突細胞、肥大細胞、酸性球、鹼性球。 體液性:補體,溶(酉每)體,可協助菌噬細胞吞噬病原體或分解細菌。 2. 後天免疫系統(adaptor immune responses): 屬於專一性免疫,可攻擊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此外,它具有記憶能力,對於人體再次感染的病原體可很快認出並將之撲滅。 細胞性:B細胞(可辨識完整的抗原分子,與免疫球蛋白產生有關)、T細胞(可分泌細胞激素,與病原體消除有關)。 體液性:各種抗體。 林聖傑醫師說明,先天性免疫系統和後天性免疫系統最大的差別即在於,先天性免疫系統會直接將侵入人體的病原體消滅。後天免疫系統則是在病原體與抗原上 具有專一性反應,因此在人體感染過某特定病原體後,之後再次感染時,它便會認得這個病原體並將之消除。林聖傑醫師指出,人體遇到外來病原體入侵時,會引發 發炎反應的現象,同時並可能誘發免疫細胞產生細胞激素(例如:干擾素等),以對抗外來物。另外像發燒現象也是讓免疫力活躍起來的一種防衛機制。 均衡飲食 頭好壯壯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師柯玉珍表示,免疫力是決定健康的主要關鍵,有好的免疫力才能抵擋病菌及疾病產生,而良好的免疫力除了受遺傳、環境因 素影響外,營養素也是具決定性的因素之一。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指出,人體中的免疫系統是一複雜的機制,從飲食部分來說,必須全面性地均 衡攝取各種營養素,且嬰幼兒階段,隨著年齡層的差異,攝取營養來源的形式不盡相同,不太可能單靠攝取某種特定的營養素就將免疫力提升。因此,在寶寶成長中 的各階段,必須給予合適且足夠的營養,才能讓他健康地長大。以下分別針對各年齡層的寶寶所應當攝取的營養介紹之。 1~6個月 柯玉珍營養師建議,寶寶4~6個月大時,可於母乳或配方奶中加入可強化鈣質與鐵質的米粉或麥粉,調成糊狀餵食。若有家族性過敏疾病的寶寶,可於6個月後再 添加麥粉。另外可餵食1~2茶匙自己榨的果汁(需稀釋1倍),如柳丁汁、芭樂汁、蘋果汁等,可選擇多汁、季節性水果。若有家族性過敏疾病的寶寶,應避免柑 橘、草莓、番茄等水果。 母乳與免疫力 林聖傑醫師和黃瑽寧醫師皆指出,母乳中富含寶寶所需的抗體,且具有人體免疫系統必須的成份──乳鐵蛋白,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是寶寶最天然的營養來源。 乳鐵蛋白為一種多功能醣蛋白。人體分泌的眼淚、唾液和母乳等都有它的存在。其中,尤以初乳的含量最高,它可保護人體免於病原體的威脅。 柯玉珍營養師指出,母乳所帶來的6大優點如下: 1.可避免寶寶的呼吸道和腸胃道受到病原的入侵。 2.降低麩質過敏症、發炎性腸病變及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危險。 3.斷奶後,母乳所提供的免疫保護作用仍持續著。在寶寶2歲前可降低腹瀉發生率及住院率;3歲前可降低罹患中耳炎機率;7歲前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率。 4.幫助寶寶免疫系統發展成熟。 5.可藉由調整免疫系統及促進細胞成熟來減少癌症風險。 6.研究指出母乳寶寶可降低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兒童癌症及第一型糖尿病的機率。 添加副食品的時機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全母乳哺育六個月,並提供安全適當的副食品的同時,持續哺乳至兩歲或兩歲以上。柯玉珍營養師表示,無論是母乳或配方奶哺育的寶寶,都需 要添加副食品,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適應固體食物及訓練咀嚼能力。寶寶添加副食品的時機為出生後4~6個月,可自行坐正及開始長牙時。黃瑽寧醫師指 出,寶寶4個月大時,可以讓他慢慢開始接觸各式各樣的食物,食物的量不用多,以多種類為佳,均衡飲食,可讓寶寶罹患過敏的機率大幅降低。 7~12個月 柯玉珍營養師建議,寶寶7~9個月大時,同樣可食用米糊或麥湖,另可以加鈣米烹煮成稀飯。自己榨的果汁或果泥部分,7~9個月大的寶寶可吃1~2湯 匙;10~12個月大的寶寶可吃2~4湯匙。以每應攝取的營養素來看,7~9個月大的寶寶應攝取蛋豆魚肉類1~1.5份,10~12個月大的寶寶則為 1.5~2份。 1份蛋豆魚肉類=蛋黃泥 2個 1份蛋豆魚肉類=豆腐 1個四方塊或半盒 1份蛋豆魚肉類=豆漿 240CC 1份蛋豆魚肉類=魚泥、肉泥、肝泥1兩 柯玉珍營養師說明,最好選擇鐵質豐富的食物(例如:肉類、肝臟類),否則不易達到寶寶一日的鐵質需要量。建議菜單為豬肝瘦肉粥、吻仔魚粥等。 豬肝瘦肉粥作法:豬肝或瘦肉洗淨去筋,利用湯匙刮出肝泥或肉泥,再加入半熟稀飯中煮熟(可放薑片調味後再去除)。 ◎吻仔魚粥作法:將高麗菜末、紅蘿蔔末、吻仔魚加入半熟稀飯中煮熟即可。 1~6歲 柯玉珍營養師建議1~6歲嬰幼兒一日所需攝取的均衡營養素,分別說明如下: 1. 奶類:攝取量為1.5杯 (1 杯為240c.c.)。烹調食物時可加入奶製品,如馬鈴薯焗起司、起司燉飯、鮮奶蒸蛋、鮮奶布丁、乳酪蛋糕。 ◎馬鈴薯焗起司作法:馬鈴薯洗淨、擦乾、包上鋁箔紙,放入烤箱烤至半熟,取出馬鈴薯、劃上十字,加入蕃茄丁、洋蔥丁、起司絲後,再放入烤箱烤熟即可。 林聖傑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 經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臨床講師、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氣喘免疫科研修醫師、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現任: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暨小兒過敏氣喘免疫科專科醫師 黃瑽寧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研究員 現任: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柯玉珍 學歷:中山醫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郭綜合醫院營養師、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新國民醫院營養師、桃園聖保祿醫院團膳營養師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師
更多完整精彩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雜誌2月號!
| |
岡山保母 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