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嬰幼兒居家意外急救法


嬰兒與母親 1月號 NO.435
採訪撰文/張晴宜
諮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主任 吳昌騰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遺傳科資深主治醫師 林翔宇
  臺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 徐克強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
模特兒/可愛寶寶



對小小的嬰幼兒來說,家是最溫暖又安全的地方。不過,也是事故傷害發生機率最高的場所。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遺傳科資深主治醫師林翔宇表示,嬰幼兒的意外事故 傷害案件發生在家中的比率高達6成,其中最常發生事故的地點為家中客廳,其次為臥室、浴室和廚房。尖銳傢俱、未加上防護蓋的插座、到處擺放的小物、熱水瓶 等,都有可能對嬰幼兒造成嚴重的意外傷害。尤其是家中有活動力旺盛、對週遭環境充滿好奇心的幼兒,照顧者務必處處留意,一時疏忽了就有可能讓家中寶貝處於 危險之中。

假如真的不幸發生意外,在第一時間立刻送醫急救是最佳的方式。但是,在送到醫院前,或是救護車抵達之前,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如何把握事故發生後,每分每 秒的黃金救援時間就變得相當重要。接下來就針對嬰幼兒居家常見的意外,諸如溺水、窒息、燒燙傷、撞傷和意外墜落、誤食等,分別說明如何給予正確急救方式, 以及預防對策。

誤食
嬰幼兒尚無法正確分辨哪些是可吃的,哪些是危險的,往往東西一拿到手就往嘴裡塞,小物件如電池、彈珠、鈕扣等,很容易就誤食了。運氣好的話可和食物一起排出,但也有可能等到照顧者發現時已經太晚。

急救方式
吃到表面圓弧物
若嬰幼兒將表面圓弧的東西不小心吞食,等它自然被排出來即可,不過有正負極的電池例外,必須儘快將之拿出,避免造成食道灼傷或出血。

吃到表面尖銳物
假如寶寶吞到表面是尖銳的東西(例如:圖釘),就要盡快找小兒腸胃科醫師,用胃鏡將異物夾出來。萬一發現的時間太晚,異物已經跑到腸子,就要等一些時間。 當孩子開始哭鬧或喊痛,表示腸子破了,必須開刀將異物取出。不過,要是運氣好的話,異物也有可能被食團包覆住,隨著糞便一同排出。

喝到不明液體
假如寶寶不小心將洗潔劑、消毒水等喝下去,產品上面有明確註明成份,可打電話到台北榮總的「毒藥物諮詢防治中心」諮詢,獲得醫療協助。若不確定是何物,千萬不要自行催吐,最好還是就醫診治,讓專業醫師評估。

注意: 若是不幸發生誤食情況,應立即帶著誤食的溶液及標籤就醫。另外,為避免二度傷害,千萬不要做任何挖喉嚨的催吐動作。

預防對策
1. 家中雜物收納乾淨,不要隨處放。
2. 危險物品(例如:電熨斗、打火機、圖釘等)應放在孩子觸碰不到的地方。
3. 藥品要加上標示,並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
4. 清潔劑或其他洗劑、藥劑務必收納好,不要讓寶寶隨手可得。

窒息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主任吳昌騰表示,嬰幼兒吞嚥失當或玩耍中的失誤都有可能造成窒息。正處於口慾期的寶寶,看到任何物品,諸如硬幣、電池、小 玩具、鈕扣、耳環等,無論能不能吃都一手拿了就往嘴裡塞;寶寶哭泣時給予餵食;照顧者太早讓寶寶吃硬果類食物,諸如花生、瓜子、糖果等,這些情況都有可能 讓寶寶哽噎引發窒息危機。

急救方式
1. 先鬆開患者身上過緊或合身的衣服。
2. 讓患者身體向前方傾斜,並配合呼吸按摩背部...


 


吳昌騰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畢
經歷: 馬偕醫院小兒科總住院醫師、 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重症專科醫師、心臟科專科醫師、急診次專科醫師、重症次專科醫師
現任: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主任、 長庚大學醫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林翔宇
學歷: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急救加護醫學科主治醫師、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罕見疾病及藥物審議委員會」醫師級專家審查小組評審委員、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醫學中心進修
現任: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遺傳科資深主治醫師、 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及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兼任助理教授

徐克強
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 萬芳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現任: 臺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岡山保母  玉媽咪 的頭像
    岡山保母 玉媽咪

    岡山保母- 玉媽咪與寳貝交流園地

    岡山保母 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