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遠離「媽媽手」抱寶寶必須用對方法

媽媽們因為長時間抱小孩或做家事,容易造成腕部靠拇指側肌腱發炎疼痛,如果沒有好好休息,會一再復發,這正是所謂的「狄魁文氏症候群(De Quervain's syndrome),俗稱媽媽手。物理治療師建議,無法休息者可以穿戴副木固定大拇指位置,使肌腱得到休息;平時可以透過擰乾毛巾、舀水等簡單的伸展、緩和運動,增加肌肉力量,預防媽媽手的發生。



治療或預防「媽媽手」的兩大原則,一是改變工作型態,另一個則是鍛鍊肌肉力量。休息是「媽媽手」最初步的療法,不過若休息過後又繼續做原來的工作,還是會再復發。
 

 


若疼痛已經發生,首要之務是讓手部足夠休息,避免持續傷害產生。症狀處在急性發炎期,可先採用冰敷方式降低發炎症狀所引起的不適,也可採取使用副木、貼紮等方式進一步改善症狀,提供更充足的保護(圖1、圖2)。


 

 


當症狀已逐漸轉入慢性恢復期時,則可熱敷並漸進式加入手部伸展運動(圖3-1、3-2)與肌力強化訓練。


 


 

 


以上文圖來源:UND聯合新聞網


 


❤❤❤抱寶寶必須用對方法ヾ(*´∀`*)ノ゛
 媽媽手的患者以媽媽居多,所以抱寶寶通常是媽媽手的致命傷。



到底該怎麼抱寶寶才好呢?
1.先將五指打開,接觸寶寶的身體部位。
2.當需要施力將寶寶抱起時,多用無名指和小指側施力將寶寶提起。(因為手指的功能不同,一般來說,前三指靈活度較佳,後面兩指則是穩定性比較好,可以幫助施力。)
3.最好可以使用兩手抱寶寶,或是利用肩膀的力量,將上臂夾緊再抱起寶寶。



【活力媽媽貼心話】
對 於個子嬌小的媽媽而言,嬰兒床的高度是需注意的重點。因為嬰兒床護欄通常較高,媽媽要側彎俯身從床裡抱起寶寶時,肩膀需要聳起,手需要壓低,手腕就容易呈 現不當的角度,且大拇指要特別用力,就容易產生媽媽手的問題。活力媽媽指出要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將嬰兒床床面至護欄的高度,調整成適合媽媽操作,或是 每次先降低護欄高度再抱就可以了,提醒媽媽們,盡量讓環境配合自己,而不是用不適當的姿勢適應環境喔!



 


從日常生活中甩掉「媽媽手」
1. 食:拿鍋鏟時,避免手臂上抬和手腕向下彎的姿勢。宜改持筆姿勢且上臂夾緊身體。
2. 衣:穿著前扣式內衣,多使用黏扣帶代替拉鍊、鈕扣。
3. 住:雙手拿掃把掃地。
4. 行:選擇適當的鞋子。
5. 育:擠奶姿勢要正確。
6. 樂:出門時包包要背好。



 


轉載網路:原文刊載於2005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岡山保母  玉媽咪 的頭像
    岡山保母 玉媽咪

    岡山保母- 玉媽咪與寳貝交流園地

    岡山保母 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