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的教養迷思&自我認同


雙胞胎的教養迷思&自我認同


媽咪寶貝 7月號 NO.145


採訪撰文/吳慧敏
諮詢/臺北市雙胞胎協會創會理事長、


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張玨、


臺灣的雙胞胎人數為數不算少。而今夏最令人怦然心動的青春電影《寶米恰恰》即是以雙胞胎為題材,這也是臺灣電影首度以雙胞胎為主軸的情節故事,更是一部適合父母和社會大眾的觀影內容,從雙胞胎的觀點出發,讓我們有機會了解他們內心世界的真實獨白……


你真的了解雙胞胎嗎?


你 有沒有想過,如果鏡子中的那個你突然活生生地出現,然後站在你眼前,你會有什麼反應和想法?你可能會好奇的從頭到尾不放過任何細節的檢視對方一遍;你也可 能會想問問他:「你在想什麼?」;其實,你還有可能會呢喃自語:「你真的是我嗎?我在想什麼你知道嗎?」上述大概是電影小說中才會出現的科幻內容,進一步 滿足人類對於複製人幻想的表達方式。


於 是乎,我們將這樣的情節套用在現實生活中的雙胞胎身上,也有可能發生類似的誤解迷思。這麼說好了,當你第一眼看到雙胞胎時,你可能會從頭到尾打量對方一 番,然後說出以下的刻板印象:「你們是雙胞胎,真的好像喔!」「你們真的有心電感應嗎?」等諸如此類的話語。相信許多人都同意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卻往往忽略了雙胞胎也有著獨一無二的個別性。如果將雙胞胎理所當然的視為一模一樣,對他們不甚公平,也容易形成手足間競爭互較的心態。


究竟照顧者要如何減少雙倍心力教養雙胞胎,社會大眾對於雙胞胎又應該重新認識什麼?本期邀請臺北市雙胞胎協會創會理事長張玨、《寶米恰恰》導演楊貽茜,一同分享她們身為雙胞胎的成長經驗。


你也迷思了嗎?雙胞胎的探究


迷思一「你懷了雙胞胎啊!真是太好了,一次來兩個……


迷思二:「你還有一個雙胞胎手足啊?那你們誰功課比較好?」


迷思三:「你們是雙胞胎?但為什麼不像呢?」


迷思四:「你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嗎?雙胞胎是不是都有心電感應?」


一次來兩個,父母說不出的喜憂感受


隨 著人工科技加強助孕的使用,近幾年來雙胞胎的出生比例明顯有升高趨勢,迷思一則是準父母最常被問到的狀況問題。可能對許多人來說,一次懷上兩個寶寶可說是 天大的喜事,如果一男一女就更棒了!但是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孕媽咪懷胎可能需要承受雙倍的辛苦,育兒期間也需要付出雙倍的辛勞。臺北市雙胞胎協會創會理事 長張玨便表示,懷有雙胞胎的女性,比一胎的母體需要承受較大的重量與較多的不適,研究也顯示,有一半的雙胞胎容易出現早產的情形,出生後的養育也比一般家 庭的負擔來的較大。


今 夏上映的國片《寶米恰恰》導演楊貽茜,便以自己身為雙胞胎的經驗,和電影中同樣是以雙胞胎為題材的故事內容跟我們分享,對雙胞胎的爸媽來說,因為雙胞胎就 是一次來兩個,許多育兒用品也都必須準備兩份,雖然可以兩姊妹共用同一件物品,但楊貽茜導演的父母很快地發現姊妹間還是得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也必須要學 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東西,套句導演的形容,非雙胞胎家庭和雙胞胎家庭就像是「分期付款」和「一次付清」的差別。


張玨副教授則是提醒社會大眾,下次如果遇到懷有雙胞胎的孕媽咪或是家庭,不妨向準父母們貼心的說聲:「辛苦了!」或是身旁有雙胞胎的家庭,也不妨詢問一聲:「需不需要我的幫忙,讓您能夠擁有短暫喘息的休息片刻。」


非雙胞胎家庭和雙胞胎家庭就像是「分期付款」和「一次付清」的差別。


STOP!不自覺的比較關心


常見多數人對雙胞胎的想法總是認為他們應該要一模一樣,長相一樣、身高一樣、甚至連想法都要如出一轍!不過張玨副教授和楊貽茜導演都不約而同的表示,每對雙胞胎真的都是獨一無二,這句話不僅要告訴雙胞胎的父母,同時傳達給社會大眾了解。


例 如楊貽茜導演表示,她所認識的新朋友一旦知道她還有一個雙胞胎妹妹,再加上導演和妹妹一路上就讀音樂科系,朋友也大多是音樂圈的人,如果兩人都同時主修小 提琴時,就開始有人會問:「那誰拉得比較好?」或許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一種認識朋友和蒐集資訊的方式,也可能想要更深入了解雙胞胎,多為無心用語,但聽在 雙胞胎的耳裡,卻容易被誤解成帶有較勁的意涵。


楊 貽茜導演拍攝電影的腳本和題材構思便是從她的親身經驗中出發、比擬、虛構,像是在電影片花中的籃球老師,面對雙胞胎的想法大多圍繞在球場上的互補與絕佳的 搭配默契,卻忘了個別都是能力自主的球員。這是因為,雙胞胎的個體經常被模糊。像是導演自認她在小提琴方面所下的苦工比妹妹來得多,但些微的差距外人卻無 法感受,但如果是和另外一個人比較就可以立馬分出高下,這也是除了被比較之外的被模糊感受。


真實小故事──雙胞胎的悲歡離合


張 玨副教授也跟我們談到在《獨一無二雙胞胎》一書中一對雙胞胎姊妹悲歡離合的真實故事。雙胞胎中的姊姊表示,從小在任何的場合中都有妹妹的陪伴,成長過程中 大多不孤單。不過,總是被理所當地認為兩姊妹感興趣和喜歡的東西都應該一樣,也不管她們各自喜歡什麼,或是不自覺拿她們作比較,忽略姊妹間微妙被比較的心 理。又因為爸爸喜歡音樂,從小便讓兩姊妹學鋼琴(其實妹妹對美術比較有興趣),卻因為姊姊彈得比妹妹好,得到父親較多的關注和期待,無形中讓妹妹開始藉故 不彈鋼琴;而有些時候當大人很自然的稱讚某件衣服「妹妹穿起來比較好看」時,姊姊當下會出現很「自卑」的心情……


最 嚴重的衝突來自於,妹妹決定結婚時,姊姊選擇不回家、不和家人連絡、不參加妹妹的婚禮,甚至長達兩年的時間不和妹妹說話,但卻又說不出是什麼強烈的感覺在 作祟,姊姊坦言那是一種被背棄的感覺。張玨副教授表示,這些都有可能發生在雙胞胎的情感糾葛。恰好《寶米恰恰》就是透抽絲剝繭的對話敘事慢慢提煉雙胞胎的 成長縮影,也能看到父母親、周遭的親友往往都會犯下雙胞胎都是生命共同體的想法,不管他們各自喜歡什麼,提醒父母親雙胞胎真的都是獨一無二生命個體。


誰說雙胞胎一定長的像


雙 胞胎又分成同卵雙胞胎、異卵雙胞胎。根據張玨副教授在《雙胞胎事典》一書中指出:同卵雙胞胎源自於受精卵自動分裂成兩個受精卵,具有類似的生理和遺傳性 質;異卵雙胞胎則是母體在前後接近的時間排出兩個卵子,分別受精,因為來自於不同的受精卵,彼此關係就像是手足一樣,不一定會長的像,不一定會有相同的遺 傳特性,也有可能性別不同(俗稱的龍鳳胎)。


張 玨副教授進一步指出,社會大眾看待雙胞胎最大的迷思就是要「一模一樣」。儘管是同卵雙胞胎也有許多地方不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主要照顧者有辦法不會認錯的 原因。另一方面,假使遇到不太像的雙胞胎,又會被別人問說:「為什麼長得不一樣?」此外,除了長相外,一模一樣還被要求考試表現要一樣,身高要一樣,體重 要一樣,最後會不會也被問到想法都要一模一樣!誠然是一大誤解。


社會大眾看待雙胞胎最大的迷思就是要「一模一樣」。


心電感應,見仁見智


一 般而言,同卵雙胞胎的確具有「類似」的生理和遺傳性質。張玨副教授表示諸如身高、體重、外型或是智慧都較接近,更常被外界津津樂道雙胞胎擁有第六感、心電 感應的「特殊功能」。不過張玨副教授則認為,所謂雙胞胎的心電感應需要大量的實驗假設才能成立,如果雙胞胎跟你說他們沒有心電感應時,大部分的人也都會回 應:「怎麼可能」,令人哭笑不得。


雖 然雙胞胎本身也會分享他們心電感應的一、兩個故事,但張玨副教授仍是認為:「毋須將心電感應變成雙胞胎的神話傳說」,特別是異卵雙胞胎,有許多方面都會出 現明顯的不同,資質常常也是不一樣,只是差在兩者出生的時間相差無幾,不得不成為「雙胞胎」,相信對異卵雙胞胎的手足來說,壓力甚大。然則關於這方面的研 究為屬不多,需要長時間觀察。


毋須將心電感應變成雙胞胎的神話傳說。


照顧者的教養態度


對於照顧雙胞胎的辛苦,相信不是其中的一份子很難有深刻的體會,而父母究竟要對於雙胞胎有何教養的態度?


張 玨副教授指出,最需要注意的是雙胞胎的性格、興趣和生理狀況都會有所差異,如果兩人(以上)從小到大都被視為相同個體,容易限制個別的人格和社會發展,甚 至面臨從小就被不斷比較的心理壓力。張玨副教授在《雙胞胎事典》中提到,雙胞胎有時候需要受到父母個別的注意,父母能撥出時間給每個小孩,和他們有獨處的 機會,對每個小孩的心理與語言發展都很重要。因此,雙胞胎很需要「個別性」的教養和關懷,張玨副教授提出父母可以盡量稱呼孩子的名字,而非手足式的稱謂, 或是一個人輪流一個月當哥哥姊姊也是不錯的方法。


不 用雙重的標準、不介入孩子之間的爭執、不任意比較手足間,說穿了,對雙胞胎的教養方式和單胞胎無異,但是當同時間出生的孩子很容易被放在天秤上的兩端評 估,這也是最常造成孩子之間互相比較與彼此牽制的情況發生。在教養的過程中,父母都能以正向的態度對待他們,試著發掘每個孩子的長處,也試著幫他們發展出 適合他們自己的特徵,讓他們保有自己的獨特特質,等到孩子大一些,開始出現自我的自主權時,不想要總是兩個人都一模一樣,父母也必須尊重他們的決定,不過 這都需要父母的細心、耐心和觀察,也建議家長多看一些書籍或是資料,尋求專家意見都是不錯的方式。


雙胞胎的自我認同


「當你千方百計想要成為你自己的時候,偏偏就是有人把你認錯,這絕對是最慘的。」(語自電影《寶米恰恰》)


世 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人,雙胞胎也不例外,儘管他們「可能」有許多地方極為類似,但終究分屬兩個不同的個體,尤其異卵雙胞胎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張玨副教授 認為,雙胞胎不僅常常被忽略,自己也會忽略了自己。為什麼?這是因為雙胞胎的個別性長期被忽略、被比較,雖然許多雙胞胎有聊不完的話題,感情彌堅,但仍發 現有些雙胞胎彼此間的嫌隙也會拉大,最後演變成手足鬩牆!


於是,對於雙胞胎本身「怎麼做雙胞胎」?「怎麼看一個跟你外表一樣的人」?楊貽茜導演便將這樣的心路歷程以電影的敘事方式傳達而出。讓人詫異的是導演和雙胞胎妹妹從小到研究所都是同一間學校、同一個音樂班、一起生活求學了29年(只有小學二年級被分開一年),直到導演忙著電影拍攝後,才終於和妹妹分開居住,擁有各自的生活圈,但電影配樂仍是由妹妹製作操刀。


她和妹妹雖然也會分享生活周遭發生的事,也有聊不完的話題,她們也共同喜歡體育、音樂、閱讀,大體上擁有同樣的興趣,但可能聽的音樂不同、看的書籍類型不同、喜歡電影的程度不同,對每件事情的態度其實也都不同,彼此保有不同的想法。


談 到楊貽茜導演怎麼看待自己早幾分幾秒出身卻被稱作姊姊的自己,導演認為大多時候都覺得還好,但卻在受罰或是闖禍的時候,父母才會說:「妳這個姊姊的怎麼這 樣」,也只有這時候深感委屈。大部分的時候看著雙胞胎妹妹的反應反倒是覺得好笑,也有一種荒謬的感覺,想說「這人根本就是我啊!」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反而 出現一種莫名的喜感。但是回想導演在高中時,她其實也曾想過可不可以不要有一個雙胞胎妹妹(相信這也是許多雙胞胎面臨的問題之一)。好玩的是,青少年時期 就算是藉故生病賴在家中,都需要妹妹配合撒謊,一個不去上課老師會知道,兩個同時不去老師也知道,目標太大,隨時隨地都有一個對照組,深為雙胞胎其實還挺 令人困擾的。


於 是,楊貽茜導演便以常見的青春愛情作為《寶米恰恰》的腳本開展,其實也是呼應雙胞胎,呼應每個人如何看待自我認同及自我的追尋。當青少年面對愛情時,有時 候是青少年在尋找自己,開始深刻的想要掌握自己,深刻的想要創造自己,與其說主角開始喜歡上別人,不如說她在開始學習認識自己,在從這部電影中也讓每個人 窺見雙胞胎的幽微體驗和感受,打破對雙胞胎的誤解迷思。


 


 


張玨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士/公共衛生碩士、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理學博士


經歷: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臺大婦女研究室研究員、臺北市雙胞胎協會創會理事長


(02-23974812 http://tw.myblog.yahoo.com/1995-tptwins/)


現職: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楊貽茜


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視丘攝影藝術學院,現就讀臺北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導演組。《寶米恰恰》為首部電影長片,改編自己創作的同名小說,深入刻劃角色,一探雙胞胎的內心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岡山保母  玉媽咪 的頭像
    岡山保母 玉媽咪

    岡山保母- 玉媽咪與寳貝交流園地

    岡山保母 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