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和孩子談性說愛─如何跟孩子談性?

為 孩子做性教育永不嫌太早。孩子的性概念本來就在發展中,對性產生好奇,或是對自己或別人的身體感到好奇,都是發展中的自然歷程,加上孩子的學習本來就是透 過發問、觸摸、遊戲和探索來學習,所以爸媽可不要因為孩子的提問,或是某些動作就感到不安。建議掌握以下幾個原則,就能輕鬆面對孩子的性問題:

1. 坦然和孩子談性
國 立台北護理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吳蘭若說,有些爸媽一碰到跟性有關的事情,肢體動作或語言表情就會有些曖昧,或是自動就迴避孩子的問題。爸媽自己可能 不自覺地做出這樣的反應,但孩子可是很敏感的,儘管不明所以,卻能隱約感覺到有關性的一切都是曖昧、不可言明的,而感到不安心。

為了跳脫自己異樣的感覺,爸媽應該提前做好以下知識上和心態上的準備:

.把性器官看做器官之一,爸媽應能對身體部位使用正確的名稱,避免用「小鳥、弟弟、妹妹」等代稱,建立自然正向的自我身體概念,以免孩子覺得正確的名稱是 不該說的。當爸媽能以坦然的態度來面對孩子的好奇時,孩子也就能自然地看待「性」這件事。

.當孩子願意提出這類的問題時,爸媽首要先接納並肯定孩子,告訴他說:「你問了很棒的問題」或是「你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並在結束後告訴孩子「很高興你來問我這個問題」,鼓勵孩子下次有問題再來問自己。


2. 先釐清孩子的問題是什麼
當孩子來問跟性相關的問題時,爸媽可以先反問孩子「你怎麼會想到這個問題?」或是「你覺得呢?」,釐清他到底想知道些什麼,才能站在和孩子同樣的高度,瞭解孩子的「語言」,而非一廂情願地把爸媽自己想說的一股腦兒灌輸給孩子。

釐清之後,可能你會發現孩子想問的問題很簡單,比如說,當孩子問「為什麼男生站在尿尿?」時,可能只是想確認他觀察到的事實,這時爸媽只需簡單回答孩子:「對,男生和女生的身體不一樣,所以尿尿時也會用不同的方式」就可以了。


3. 帶入核心價值的教育
回 答孩子的性問題時,也記得把「尊重、愛、隱私、責任」等核心價值的概念一併放入,比如說,孩子在問到男生站在尿尿的問題時,也可以進一步說明,「每個人的 身體都只有一個,所以要好好保護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這是在教孩子「自愛」;上廁所和洗澡時要關門,是在教孩子要注重身體的「隱私」。

針對不同問題、不同狀況,可適時地放入這些性教育的核心概念,這樣才不只是身體「硬知識」的傳遞而已。


4. 尊重並協助孩子表達感受
相對於歐美國家對幼兒身體自主權的尊重,在華人文化裡,對年幼孩子的意願和感受其實不夠尊重。吳蘭若老師表示,有時看孩子可愛,不管是熟人或路人,都可能伸手摸摸或抱抱孩子,而沒有問過孩子自己甚至孩子照顧者的意願。

還有一種狀況是,現在大多是小家庭,孩子很可能跟血緣親近的長輩,如阿公、阿媽並不熟悉,見面時當孩子不肯讓他們抱時,就可能被說不乖,長輩也常拿出糖果說:「要給抱才有糖吃喔」。

令人感到隱憂的是,這些在我們的文化中被允許的方式,卻在孩子的身體自主性上做了不佳的示範。特別是「要給抱才有糖吃」的做法,往往與性侵害加害人的加害 手法十分雷同,很可能造成孩子對人我身體分際的混淆,對孩子建立明確的身體自主性產生負面的影響,並壓抑了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感受,以及清楚表達自己感受的 能力。

由於孩子的表達能力不是那麼好,當孩子遇到這種場面時,建議爸媽可以這麼做:


.鼓勵孩子做出正面的回應:
爸媽要站出來處理,協助孩子清楚表達他的感受,教孩子學著對對方說「我不想要」、「不喜歡」或「不舒服」。

.請對方先詢問孩子的意願:
爸媽也可以對對方說「他比較害羞,請先問問他可不可以摸他頭(或跟他握手)。」

.將可能產生的問題詳細說明給長輩聽:
對於長輩,也要直接讓他們知道這樣的做法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混淆、壓抑自己的感受,面對危險時無法做出正確的反應,如此才能讓孩子在不喜歡被人撫摸、親親抱抱時,能勇敢表達自己的感覺。

當孩子被尊重時,自然也就會懂得尊重別人。這個時候,也才能順理地教導孩子,當他的言語或身體語言讓別人感到不舒服時,就是超過對方的分際,這時就必須尊重別人,立刻停止超過別人界線的言行。


5. 把握機會進行生活教育
生活中孩子每天都會接觸到很多性別的訊息,爸媽可以在生活中隨機教育,就能輕鬆地將正面且健康的性別概念植入孩子心中:

.刻意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挑出一些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部分和孩子聊聊。比如說,帶孩子看病遇到女醫生時,可以跟孩子說,「你看,醫生也可以是女生。」讓孩子知道職業與性別之間沒有絕對的關係。

.爸媽家務分工更平均:
孩子也是看著爸媽學習性別概念的,所以爸媽以身作則非常重要。首先在家事分工上,爸爸願意承擔更多家務,在孩子面前就是做了性別分工的正向示範。

.爸媽的性別示範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也可以展現溫柔體貼的一面,媽媽也可以有具主導性、勇於做決定的一面,這些性別示範都能告訴孩子無論哪種性別都不會只有一種樣子,而是有很多可能性的。

.和孩子分享多元性別的成功故事:
生 活中許多正面且多元的性別典範故事,也可以說給孩子聽。比如說,因為幫美國第一夫人米雪兒設計晚禮服而名聲大噪的台裔服裝設計師吳季剛,從小和一般的小男 孩不同,他不玩小汽車,只愛玩娃娃,還喜歡平劇裡面衣服線條的美麗與精緻,而且特別喜歡看平劇、看時尚展。然而他的母親並不以為怪,反而支持他往裁縫和設 計的路上走,結果他在服裝設計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本文出自3月號《學前教育》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岡山保母  玉媽咪 的頭像
    岡山保母 玉媽咪

    岡山保母- 玉媽咪與寳貝交流園地

    岡山保母 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